
【編者按】“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2019年全國兩會即將開幕之際,人民網聚焦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在全國兩會上點贊過的代表委員,展現他們履職中的新作為和工作生活中的新變化,書寫新時代廣大幹部群眾團結一心、奔跑逐夢的精氣神兒,彰顯追夢與奮鬥的時代新氣象🛥。
2013年3月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西藏代表團的審議。這是習近平同代表親切交談🍺🔦,右二為格桑卓嘎。(新華社記者 馬占成 攝)
一走進西藏拉薩市城關區納金鄉塔瑪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格桑卓嘎的辦公室👰🏻👱🏼♂️,記者的註意力就被墻上懸掛的合影所吸引🙆🏻♀️。照片記錄的☪️,是2013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與西藏代表團代表親切握手交談的場景,照片中,格桑卓嘎身著民族服裝,與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一起🕛。
那是她第一次面對面跟習近平總書記交流🛫。“從北京回來🚶♂️,全村人都特別羨慕我。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耀,也是西藏各族人民的榮耀🫄。”格桑卓嘎的興奮溢於言表🍅。
“要靠自己的雙手👳🏿♀️,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雖已時隔近六年🫂,但當時的情景格桑卓嘎依然記憶猶新。她告訴人民網記者,得知總書記要參加西藏代表團審議,大家夥兒早早地穿戴好民族服飾等候總書記到來,“又高興又緊張”。
“總書記得知我是基層村幹部,就對我說‘你辛苦了’。當時我心裏說不出的感動🔵,暖呼呼的!”格桑卓嘎說👷🏼♀️。從北京回來,她第一時間前往村委會🗿,向鄉親們傳達了總書記關於西藏發展和民族團結的講話精神,並把總書記的問候和祝福帶給鄉親們。
“大家都非常激動,能得到總書記的關心和問候👨🏻🏫,內心的幸福實在難以言表。”這份幸福和感動,格桑卓嘎不僅感同身受🤞🏿,更將其化為帶領大家夥兒脫貧致富的最大動力。
格桑卓嘎說,這兩年來🏋🏽♂️🥒,塔瑪村發生的最大變化🐝,就是最後26戶貧困戶脫貧🛀🏿,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201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達到2.2萬元⛹🏻♀️,其中參與分紅的村民每人每年可從村集體經濟收入中分得8500元至10000元🤒🌬。
從人均收入數字來看,塔瑪村群眾已經進入了“小康”🦎,但格桑卓嘎並不滿足於此📜。她希望通過進一步完善村集體經濟收入分配機製,實現更高標準的小康。
“今年計劃在塔瑪村下屬的5個村民小組成立5家公司,讓老百姓自己經營餐飲👭🏻、特色產品銷售點🤞🏼、租賃等業務。我們要靠自己的雙手🧑🏿🔧,讓日子越過越紅火𓀕。”格桑卓嘎說👼。
“踏踏實實為黨和人民負責🤶🏿,成果肯定會有的”
1979年,17歲的格桑卓嘎就在塔瑪村工作了🖕🏽💟。那時候村名還是“沖拉村”,村裏房子破🤧、路也爛,村民吃水要靠壓水井,是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如今的塔瑪村房子寬敞,柏油路通到家門口,村口就是學校🎠🚪、醫院。老百姓不僅脫了貧,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來越強。
格桑卓嘎在辦公室翻閱文件🛬。 (吳雨仁 攝)
歲月如梭,白駒過隙。今年🚣🏿,是格桑卓嘎在塔瑪村工作的第40個年頭。雖已年近花甲,但她依然願意留在基層為老百姓服務,和鄉親們幹在一起💆🏿。格桑卓嘎坦言,連續當選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是榮譽⛓️💥,更是責任,“總書記的囑托和鼓勵,一直激勵著我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春節、藏歷新年期間🤚🏼,除了組織各類慶祝活動,安排好值班,格桑卓嘎考慮最多的⚃,還是今年全國兩會的建議。多年來,她提的建議不少都被采納並得到落實。尤其是近幾年,更是幾乎件件有回應🧓🏽,事事能解決。
“每年參加全國兩會前🧗🏼,我都會向老百姓征求意見、建議。參加全國兩會🧑🏽🍳,我承擔著他們的信任和囑托,要為他們說話♖。只有多做調查研究,深入了解群眾的所思所盼🤵🏼♂️,才能更好地履職盡職📙。”格桑卓嘎告訴記者。
采訪末了👩🏽🏭,記者問格桑卓嘎,40年基層工作帶給她怎樣的感悟👨🏻🎤。沉思良久,她反問記者👨🏽⚕️:“你知道村子為什麽要改名嗎👨👩👧?‘塔瑪’在藏語裏意為‘紅旗’🏋🏻♀️,村民把村名改為塔瑪村,意願就是➖✫:一心跟黨走,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要我說,只要踏踏實實為黨和人民負責,成果肯定會有的⬆️👱🏻!”